2023.02.13
水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。身体因为缺水而导致血液粘稠,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,血液就会转移到下肢,大脑供血不足,容易犯困。
有研究显示:身体长期缺水会表现为头晕、打瞌睡、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、意志力减退。
用脑过多、运动较少的中年人,往往不能识别身体发出的缺水信号,常常误判,把渴了当成饿了,进食过量,体重增长。
最严重的情况是,压力+缺水,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,大脑对能量的要求处于很高的要求,这时候,吃甜的食物会产生很强烈的快感,大脑会立即兴奋,食欲会越来越旺盛。
以下几种情况,适当喝水或比吃药管用
1 慢性肠胃炎
胃消化固体食物,需要很多水。
当我们喝下一杯水时,水会立刻到达肠道,并被小肠上皮组织吸收。一个半小时后,水分子通过黏膜分泌到胃中,为消化食物做准备。
有了水,胃酸才能分泌到食物,消化酶才能被激活,食物才能分解,进入下一个消化步骤。
2 关节炎
水的其中一项生理作用是:润滑剂。
骨细胞里充满了钙,软骨细胞的基质中大部分是水。当软骨水量充足的时候,软骨间的摩擦损伤率最低。
身体脱水时,软骨和关节就开始了“润滑剂”大战,软骨会抢夺供给关节的血液,从而满足基质对水的需求。
关节的水被抢了,关节就会疼,因为关节在喊“渴”。
痛风病患者可以参照这一条。缺水是痛风病关节症的核心病因。
3 抑郁症
脱水时,“抗压荷尔蒙内啡肽”的分泌受到抑制,神经调节出现紊乱,身体随之出现抑郁症早期症状,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、意志减退。
在《意志力》一书中,作者通过实验证明,人体控制情绪的能力来源于热能。也就是说没有卡路里,就没有力气控制情绪,控制大脑。
人体提供能量有两个途径:一,食物和糖;二,水的供给。
身体脱水时形成的生理变化,与人面临压力时的生理变化是一样的。社会压力是抑郁产生的外因,而脱水症是抑郁产生的内因,是生理原因。
4 高血压
美国有六百万高血压患者,中国是美国的五倍。
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与“一级缺水”症状相似:头晕、头痛、心悸、失眠、紧张烦躁、疲劳。
高血压与血管血液量有关。
身体缺水时,细胞缺水量达到50%,循环系统要保证正常的血压就会让血管收缩,开始时是毛细血管,最后发展到大血管,条件反射性地维持血管充满血液的状态。
久而久之,就会导致动脉血压上升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。
老年人和脑力劳动者更容易高血压。
老年人是因为口渴中枢神经不敏感了,身体得不到“渴”的指示,所以,老年人必须定时定量喝水。
脑力劳动者高频率使用大脑,大脑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养分,水是其中最重要的养分,因为脑细胞中85%是水,同时20%的血液循环分布在脑部,供大脑使用。
当大脑处于思考和焦虑状态时,大脑需要更多的养分,此时缺水,身体就特供,连供给头发的水分和养分都供给了脑细胞。
所以脑力劳动者既容易患高血压,又容易脱发。
5 结石 专家认为,喝水太少是得肾结石的诱因。为了避免尿液过分浓缩,防止尿中晶体沉积患上肾结石,最重要的就是平时要多喝水,每天应保证喝水2000毫升以上,相当于4瓶水的量。适量饮水不仅能有效阻止结石的形成,还能帮助排泄出那些体积较小的结石。 6 感冒